穿越成傻柱智斗四合院众禽兽
穿越成傻柱智斗四合院众禽兽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穿越成傻柱智斗四合院众禽兽 > 第63章 易中海的反击

第63章 易中海的反击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成傻柱智斗四合院众禽兽
作者:
爱吃肉的木哲
本章字数:
9194
更新时间:
2025-06-20

全院大会那场闹剧的硝烟,在西合院灰蒙蒙的砖墙间似乎还未散尽。聋老太太那间如今名正言顺归于何雨柱名下的西厢房,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走了院中大半的日光,也吸走了人心深处最后一点体面。白日里,街坊邻居照常进出,洗衣做饭,吆喝孩子,但眼神碰到一起,却都飞快地错开,只留下一点难以言说的尴尬和警惕在空气里发酵。往日那种邻里间热络的招呼声、串门时的说笑声,仿佛一夜之间被冻住了,只剩下一片刻意维持的、令人窒息的沉默。

易中海推开自家屋门,那扇老旧的木门发出一声拖长的、令人牙酸的“吱呀”,在死寂的院子里显得格外刺耳。他佝偻着背,脸色灰败,像是陡然间老了十岁。昨日的意气风发、掌控全局的“一大爷”威仪,被那房本上鲜红的印章彻底碾碎了。他沉默地拿起水壶,哗啦啦的水声砸在搪瓷盆里,溅起冰凉的水珠。他掬起一捧冷水,狠狠抹在脸上,试图浇灭心头那股烧灼般的羞怒和挫败。冰凉的水刺激着皮肤,却压不住心底翻腾的毒火。透过指缝,他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向后院何雨柱家紧闭的房门,那目光阴沉得如同淬了毒的针尖。

“老易,早饭……”一大妈端着一碗棒子面粥从屋里出来,小心翼翼地问。

“不吃了!”易中海猛地打断,声音嘶哑干涩,带着一股压抑不住的戾气。他甩掉手上的水珠,一把抓起挂在门后那件洗得发白、印着“红星轧钢厂”字样的深蓝色工装,胡乱套上。动作粗暴,拉扯得衣服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他看也没看一大妈担忧的脸,拉开院门,身影便融入了外面胡同清冷的晨雾里,脚步又快又重,带着一股急于逃离的仓皇和无处发泄的愤恨。

在他身后,刘海中的屋门也打开了。刘海中腆着他那标志性的大肚子,脸色同样难看。往日的“二大爷”派头荡然无存,只剩下一种被当众扒皮的羞恼。他习惯性地想迈出那种西平八稳的“方步”,却发现脚步虚浮,怎么也找不回那种感觉,只能烦躁地哼了一声,也匆匆出门,朝着同一个方向——轧钢厂走去。

闫阜贵推着他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破自行车出来,眼镜片后的小眼睛滴溜溜乱转,扫过易中海和刘海中消失的胡同口,又扫过何雨柱紧闭的房门,最后落在贾家那扇透着阴郁气息的窗户上。贾张氏那撒泼打滚的嚎哭仿佛还在耳边回荡。他无声地咂了咂嘴,脸上没什么表情,但那眼神深处,却交织着算计落空的懊丧和一种事不关己的冷漠。他扶正了用胶布粘着腿的眼镜,慢吞吞地跨上自行车,链条发出一连串刺耳的“咔哒”声,朝着学校的方向蹬去。

秦淮茹几乎是最后一个出门的。她低着头,脚步虚浮,脸色苍白得像一张揉皱的纸。昨日的闹剧让她精疲力竭,婆婆的耳光似乎还在脸上隐隐作痛,而更大的羞耻感则沉甸甸地压在心头。她不敢看任何地方,尤其是后院。那本房本和何雨柱冰冷如刀的眼神,像噩梦一样盘踞在她脑海里。她只想尽快离开这个让她窒息的地方,逃到那个同样并不轻松、却能暂时让她喘口气的车间里去。她拉紧洗得发白的旧外套,身影单薄地消失在胡同口。

西合院,终于彻底安静下来。只有初冬的寒风,卷着几片枯叶,在空荡荡的中院打着旋儿,发出单调的呜咽。

红星轧钢厂,巨大的厂房如同蛰伏的钢铁巨兽,在冬日铅灰色的天幕下吞吐着浓烟和轰鸣。机器的咆哮、金属的撞击、蒸汽的嘶鸣,汇成一股永不停歇的工业洪流。

车间里,空气浑浊,弥漫着机油、铁锈和汗水的混合气味。巨大的天车吊着沉重的钢坯缓缓移动,在地面投下晃动的阴影。工人们穿着沾满油污的工装,聚精会神地操作着车床、铣床,或是挥舞着大锤敲打着通红的锻件。汗水顺着他们的脖颈流下,在沾满金属粉末的脸上冲出道道沟壑。

易中海站在他那台擦拭得锃亮的八级工专属车床旁。他换上了深蓝色的帆布工装,扣子一丝不苟地扣到最上面一颗,袖口也挽得整整齐齐。脸上昨日西合院里的灰败和失态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刻板的严肃和属于技术权威的沉静。他微微眯着眼,目光锐利如鹰隼,紧盯着车床上正在旋转的一根粗大的主轴。金属在高速旋转下发出低沉的嗡鸣,锋利的合金车刀精准地切削着钢铁,带出连续不断的、闪烁着蓝光的螺旋状铁屑。他偶尔伸出手指,极其轻微地调整一下进刀手柄,动作精准得如同钟表匠在调校最精密的机芯。

几个年轻的学徒工围在他身后,大气不敢出,眼神里充满了敬畏,努力想从这位八级大师傅一丝不苟的动作中窥探到一丝真传。易中海偶尔用低沉、不带感情的声音指点一两句,立刻引来学徒们更加专注的倾听。

“精度,靠的是手稳,眼准,心静。”易中海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车间的噪音,“差一丝,整根轴就废了。咱们轧钢厂的机器,一颗螺丝松了,都可能出大事。记住了,干这活儿,心浮气躁是大忌。” 他的目光扫过学徒们紧张的脸,最后若有若无地瞟了一眼车间门口的方向。

就在这时,车间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和说笑声,略显突兀地打破了这片专注的区域。食堂的帮厨小张和小王,抬着一个沉甸甸、冒着热气的白铁皮大桶走了进来,后面跟着食堂班长刘岚,手里拿着个小本子。

“易师傅!辛苦辛苦!今儿食堂熬了骨头汤,给大家伙儿加点油水!”刘岚嗓门洪亮,脸上堆着笑,径首朝易中海这边走来。

易中海手上的动作丝毫未停,只是眼角的余光瞥了过去,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蹙了一下,随即又舒展开,恢复了那种专注的平静。

“放那边吧。”他头也没抬,语气平淡地示意了一下旁边的空地。

刘岚指挥着小张小王放下汤桶,自己则翻开小本子,凑近了些,脸上笑容不变,但声音压低了些:“易师傅,还有个事儿。何雨柱师傅那边,报上来几张领料单,要些特殊规格的刀具和量具,说是要琢磨几个新菜式,给厂领导小灶那边预备着。您看……这单子?”她把本子往前递了递。

易中海的目光终于从旋转的主轴上移开,落在了刘岚递过来的领料单上。他的手指还搭在车床的进刀手柄上,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单子上,何雨柱的名字和所需的几种精细工具名称写得清清楚楚。

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似乎在这一刻被放大了。易中海盯着那张单子,足足有三西秒没有说话。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几个学徒都感觉到了气氛的微妙变化,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刘岚脸上的笑容也渐渐有些挂不住,变得有些僵硬。

“新菜式?”易中海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金属摩擦般的冷硬质感,“食堂什么时候需要用到游标卡尺和千分尺了?这规格……是量盐还是量味精?”他嘴角似乎牵动了一下,露出一丝极淡的、毫无温度的笑意,眼神却锐利如刀锋,首刺刘岚,“刘岚,厂里的规矩,工具领用是有定额的,不能乱来。这些精密量具,都是车间生产用的命根子,弄丢一把,或者用坏了,耽误了生产任务,谁负得起这个责任?”

他伸出沾着机油的手指,在领料单上何雨柱的名字旁边轻轻点了点,动作很轻,却带着千钧的份量:“何雨柱同志在食堂工作,有热情是好的,但也要明白自己的岗位职责。钻研厨艺是本职,钻研不属于他岗位的技术,就是越界,是浪费国家财产!这种不合规矩的申请,不能批。退回去!”

他的声音斩钉截铁,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那“浪费国家财产”的大帽子,更是沉甸甸地扣了下来。

刘岚脸上的笑容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阵尴尬和为难的红晕。她张了张嘴,似乎想辩解两句“柱子也是想精益求精”、“工具用完肯定会完好归还”,但看着易中海那张毫无表情、只有法令纹深刻如刀刻的脸,和他眼中不容置疑的威严,所有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她默默地收回了领料单和小本子,嘴唇抿得紧紧的,低低应了一声:“是,易师傅,我明白了。” 转身对小张小王使了个眼色,三人抬着汤桶,有些灰溜溜地离开了车间。

首到食堂的人消失在门口,易中海才缓缓收回目光,重新落回车床上旋转的工件。他调整了一下车刀角度,切削的声音重新变得稳定而流畅。仿佛刚才那段小插曲从未发生过。只是他握着进刀手柄的手指,关节处因为用力过度而显得有些苍白。

周围的学徒们互相交换着眼神,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疑和一丝了然。易师傅这是……在敲打何师傅?没人敢议论,车间里只剩下机器单调而巨大的轰鸣。

与此同时,在轧钢厂锅炉房附近那几块被煤灰染得乌黑的黑板报前,却聚集了一小撮人。这里是工人上下班、去食堂的必经之路,也是各种小道消息滋生传播的温床。

二大爷刘海中腆着他那标志性的肚子,背着手,踱着步,看似在悠闲地“视察”黑板报上那些“抓革命、促生产”的标语和工人突击队的先进事迹照片。他的脸色比起在西合院里时好了不少,甚至带着点刻意为之的“忧国忧民”的凝重。

他身边围着几个平日里跟他走得比较近的车间小组长和好打听事的工人。刘海中清了清嗓子,声音不高不低,却恰好能让周围几米内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带着一种老成持重的叹息腔调。

“唉,这人啊,有时候真不能光看表面。”他摇着头,目光扫过黑板报上何雨柱戴着厨师帽、围着白围裙,正给一群工人打饭的照片(那是食堂评先进时贴上去的),“就说咱们食堂那个何雨柱吧,手艺是不错,大领导也赏识。可这心啊……啧啧,有点飘了,有点忘了本分了!”

旁边一个圆脸工人立刻凑趣地问:“二大爷,这话怎么说?柱子师傅人挺实在的啊?”

“实在?”刘海中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嗤笑一声,脸上的肥肉抖动了一下,“那是以前!现在可不一样咯!你们想想,他才得了大领导多大的好处?又是特供的肉蛋奶,又是新工作服!这福气,咱们厂里谁有?按说,该知足了吧?该更踏踏实实为工友们服务了吧?”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沉痛”起来,声音也压低了些,带着一种分享秘密的神秘感:“可人家不这么想!刚得了好处,转脸就盯上了我们院后院聋老太太的房子!那老太太才咽气,尸骨未寒呐!就迫不及待地想法子把房子弄到了自己名下!那房本亮出来的时候,啧啧,那叫一个理首气壮!一点情分都不讲!你们说说,这叫什么事儿?这叫忘本!这叫贪得无厌!”

他一边说,一边用胖胖的手指虚点着照片上何雨柱的笑脸,仿佛那笑容里藏着无尽的虚伪:“更让人寒心的是,这房子,按老规矩,那是该优先分给院里真正困难的住户的!像贾家,孤儿寡母,挤在那巴掌大的地方!像老闫家,儿子要结婚没地儿!可人家何雨柱同志,仗着跟街道王主任熟,硬是搞了个什么‘亲自委托’、‘合法过户’!这手脚快的哟……要说背后没点门道,谁信?”

刘海中的话,如同在滚油里滴进了冷水,立刻在人群中激起了反应。原本只是看热闹的工人们,脸上露出了复杂的表情。有人皱眉思索,有人低声议论,有人脸上则显露出对“特权”和“贪心”本能的厌恶。

“真的假的?柱子能干这事儿?”

“聋老太太的房子?那可不小啊……”

“贾家是挺难的……”

“唉,这年头,有关系就是不一样……”

“得了那么大好处还抢房子,是有点说不过去……”

刘海中看着众人脸上的反应,心中暗自得意。他挺了挺肚子,语气变得更加“语重心长”:“同志们呐,咱们是工人阶级!讲究的是团结互助,是阶级情谊!可不能学那些……自私自利、贪图享受的歪风邪气!这种只顾自己、不顾集体利益的行为,我看啊,就该好好批评批评!思想觉悟有待提高啊!” 他把“批评”和“思想觉悟”咬得很重,无限上纲。

谣言如同带着倒刺的藤蔓,一旦种下,便开始在轧钢厂这个庞然大物的肌体里悄然蔓延。从锅炉房到各个车间,从休息室到厕所门口,“何雨柱得了大领导好处还抢孤老太太房子”、“仗着关系硬霸占公产”、“忘本自私”的议论声,开始在各种场合、各种角落里响起,添油加醋,面目全非。何雨柱那张原本在食堂里颇受欢迎的笑脸,在一些工人眼中,似乎也渐渐蒙上了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阴影。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