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怀彤和司马蓉名义上是被叫来帮忙,其实就是让她们来享几天的福,成天好吃好喝的伺候着。
女生里,古烁跟这两人相对走的近一些。
一个咋呼,爱跟他开玩笑,一个漂亮,看着养眼!
李高阳和王华清看着倒是很卖力,可就是不出活,硬是磨了三天才完工。
对这事古烁也是乐见其成,原本就是为了找个机会跟他们多亲近亲。
除了司马荣,剩下的三个都是京城来的,那是什么地方就不需要多解释了。
再加上这些知青都是,省知青办主任听了‘道爷’的建议,给自已留的退路。
可想而知,这几个人的家庭成分有多‘低’了!
古烁自然愿意现在跟他们交好,要是等人家翻身了,自已在人家眼里估计就是个空气一般的存在!
有了电,古烁让憨子和张俊民搬出早就准备好的大彩电和录像机,放起了电影。
好家伙,这四个人说什么都不回去了,抱着电视不到半夜都不往回走的。
古烁一看这哪行,回村里把‘大魔王’老支书给招来了,这帮子知青都挺怕他。
“你他娘的就瞒着我一个?”
可没想到,‘大魔王’来了先给了古烁一个二踢脚。
古烁揉着屁股跑远了些,没好气的说:
“不瞒你?不瞒你,你早把我这点家当划拉到你碗里去了!”
老支书的老黑脸难得红了点,忍不住大吼道:“你放屁。”
古烁气笑了“我放屁?那我问问你,说好村里养殖场办起来有我一半的。
钱我出了,力我出了,分钱的时候你想到了我没有?
你哪怕问我一声,我都领你情,今天能领你过来,是看在我三奶奶的份上。
咱可是说好的,你今天是以我三爷爷的身份进来的,要是你换上村支书的身份说话,你以后都不配给我当三爷爷。”
老支书一听古烁这话,立马追过去要再补上两脚,可惜古烁无比轻巧灵活的跑掉了。
他只能冲着古烁的背影吼道:
“你狗日的还长能耐了!滚过来,再跑老子打断你两条腿,说说带我来到底是什么意思?”
古烁停下逃跑的脚步扭过头来说:
“那你得先告诉我,你会不会把我这点家当充了公。”
老支书往前走了几步说:“充公咋样,不充公又咋样?”
“充公,我自此搬出石峡沟不再回来了,我跟村里的关系彻底断掉,老死不相往来。
不充公,我这儿大锅里给您也备了个勺子,一起吃香的喝辣的呗。”
“噗嗤。”老支书一个没憋住,笑喷了。
指着古烁笑骂道:“哎呀,真不知道你狗日的是啥变的。
这小嘴吧嗒的,还吃香的喝辣的,你当你是土匪呢?
你当你三爷这三十来年的一号村干部是白捡的?
村里有个啥风吹草动的能瞒过我去?”
然后伸手一指远处的鸡舍说:“那是鸡舍,目前上架的蛋鸡有两千四百多只。
那是猪舍,白的黑的猪加一起有53头,这儿是羊棚里头有8只羊,这塘子里养的是草鱼和鲫鱼还有少量的鲤鱼,这个大网里是……”
古烁听着老支书如数家珍的爆出自已的农场里的底子,这怎么比自已还熟悉?
自已好像都很久没关心过这些了吧?
“您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车把式爷爷跟你说的?”古烁疑惑道。
老支书神秘一笑说道:“早跟你说了,这村里想瞒住我的事根本就没有。
年前你开了个卡车回来招摇,张树根他妈当天晚上就要去公社告状,不是我给你擦屁股这个年你能过的这么轻省?”
古烁心里咯噔一下,居然还有这事?
他真是一点都不知道呀!
照这么说,老支书还真是帮了大忙了,至于老支书怎么对小农场这么清楚完全不是重点,反正小农场里的这点东西对于他已经不重要了。
当然白给了村里也不可能,这里头可是存着自已从出生到现在的辛劳呢!
不过听话音,老支书也没准备把自已的小农场怎么样呀,要不早就派人强占了。
这个年月可没有私有经济一说!
赶紧换上热情的小脸,很狗腿的跑到老支书的身旁扶着他的胳膊道:
“还是三爷爷知道疼我,我还指着这小农场将来结婚娶媳妇呢。”
老支书叹口气说:“你小子现在赚到钱都够娶八个媳妇了吧?
要不是念着你帮村里弄的养殖场赚到了钱,村里现在越过越好。
我早带人把你这里给抄了。
说吧,带我来这里干啥?”
“外面冷,咱进屋去说。”
“不必了,知青点的那四个不是还在屋里没走么?”
“我去,您老居然连这个都知道?”
古烁赶紧抬头四处张望,看是不是老支书在他这里装了摄像头了。
“走,带我参观参观你的小农场。”
“您还用参观?你了解的数字比我还清楚呢,不必了吧!”
老支书没好气的又踢了古烁一脚说:“我那都是晚……狗日的哪那么多废话,前面带路。”
得,古烁听到老支书说漏了嘴,就猜到这老家伙肯定是晚上偷偷跟在谁后面摸进来的。
白天有人,他不进来,等晚上了悄悄瞅的,古烁觉着以后应该在这儿养条狗了。
古烁带着老支书绕着小农场详细介绍着各个区域和发家史,到了最后才说出了正题。
“我准备把这里交给俊民哥和那些知青来管理,过些天我准备把我干妈一家都接走。”
“憨子他舅老爷那儿靠谱么?真的在港岛是个大富翁?”
古烁点点头,指着小农场说:
“您放心,我是有脑子的,这片家业可是我一手搞起来的。
我读过的书比那些知青还多,没十足把握我也不可能把我干妈一家接过去呀!”
老支书问:“村里给你找几个可靠的不行么?非得交给这些啥都干不明白的大少爷,大小姐?”
“三爷,您信我,就屋里那几个您伺候好了,过些年他们翻了身,能保咱石峡沟几十年富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