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街道办的一群热心肠的大妈们风风火火地赶到庄家老宅时,一眼便瞧见庄母正艰难地杵着一根粗实的木棒,缓缓地朝着房间挪动脚步。众人见状,如潮水般一窝蜂地涌进屋内,一时间,嘈杂的声音充斥着整个房间。
“哎呀呀,这不是明明能自已下床走动嘛!怎么就狠下心来让一个才八岁多点儿的小姑娘来照顾您呢?”其中一位大妈率先高声嚷道。
另一位大妈也附和起来:“可不是嘛!刚才我路过村口那棵大树的时候,还瞅见庄老头精神抖擞地跟人家在下棋呢,那嗓门叫一个响亮,比谁都大!真没想到啊,这家里居然是如此做派,光想着剥削自家大儿子儿媳的劳动力,这种人早在好几年前就应该送去劳改啦!平日里还总是装作一副和蔼可亲的模样,原来背地里竟是这般德行!”
就在这时,原本茫然不知所措的庄母突然抬起头来,目光恰好与冲在最前方的几位街道办大妈相对视。只见她身体猛地一晃,仿佛随时都会摔倒一般。说时迟那时快,站在一旁的黄玲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前去,稳稳地将庄母扶住。
然而,这一幕却引来了周围邻居大妈的不满,她撇撇嘴,酸溜溜地说道:“阿玲啊,也就数你心地善良喽!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她这是故意装出来的虚弱样儿,专等你来了就扮成柔弱得不能自理的样子。可只要你一转身离开,她立马又变成那个身残志坚的‘好同志’咯!瞧瞧,儿子、儿媳妇还有小孙子都在家里待着呢,愣是舍不得使唤他们哪怕一下!”
邻居大婶也从院墙冒出头来说“她刚刚出门上厕所还逢人就说“大儿媳儿媳不孝顺,阿玲啊你摊上这样的一家子也真是可怜。”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黄玲没有丝毫犹豫地站了出来。只见她眼神坚定,语气果断地说道:“明天我就去供销社买最好最鲜的猪肉回来,一定要给庄母炖上满满一大锅营养的肉汤,让她好好补一补身子,尽快恢复健康!”
黄玲这番话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瞬间在街坊邻居中间引发了轩然大波。人们交头接耳,纷纷对她的善举赞不绝口。有人不禁竖起大拇指,由衷地赞叹道:“瞧瞧人家黄玲,多么孝顺又体贴呀!”还有人满脸羡慕地说:“要是我家也有这么个懂事的孩子该有多好!”一时间,赞誉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然而,与黄玲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那对平日里对庄母照顾得颇为冷漠的赶美夫妻。此刻,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到了他们身上。面对街道邻居们责备的眼神和犀利的言辞,这对夫妇顿时面红耳赤,如坐针毡。
“你们再看看黄玲,如此尽心尽力地孝敬长辈!可你们呢?庄母平常为你们操持家务,含辛茹苦,如今她受了伤需要照料,你们却是这般不闻不问,简直太不像话了!”人群中不知是谁率先发难,愤愤不平地指责起来。其他人也随声附和着,七嘴八舌地数落起赶美夫妻的不是来。
在大家义正辞严的声讨之下,赶美夫妻终于抵挡不住压力,只得连连点头称是,低声下气地向众人赔礼道歉,表示今后一定会改过自新,好好对待庄母。
黄玲PK老宅,黄玲完胜,她用自已的行动,告诉老宅的众人,她不再是以前可以任由众人捏扁揉圆的软柿子了,她也亮出了自已的爪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