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鑫想黑化了。
周三,在晨跑起点处打完卡,他乐呵呵的从人群里挤出来找自已的搭子。
结果就看到他的搭子骑着车,后座带着妹子远去的背影。
独留他在路边目瞪口呆,风中凌乱。
他的后座居然坐着别人!
那是他买的车架,他包的小垫啊!
江鑫猛然想起前两天他抱怨车架白买了的时候。
陈易语气幽幽,说的那句“没白买”。
!!!
原来他们早就背着他……
该死啊!他要黑化!
……
殷茵坐在自行车后座上,揪着陈易的衣服,犹豫地开口:
“这样会不会有点……不好?”
“你是说扔下江鑫么?”陈易毫无负罪感,“不用管他,他太碍事了。”
以前陆维维也在的时候,他没办法,今天只有江鑫一个,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果断丢而弃之。
“不是噢。”对于被抛弃的江鑫学长,殷茵没有同情心的嘿嘿一笑,“我指的是大白天坐你的车……”
之前虽然也坐过一回,但那是晚上,天黑,路上也没人,倒是没有太多来自外部的心理负担。
但今天不一样。
这会儿早上7点半,正是去上课的人最多的时候,路线又是所有晨跑学生都会走的一条。
堪称早高峰上了西二环。
——人有亿点多。
感受到来自路两旁的各种目光,殷茵不自觉地腿往里面缩了缩,但其实毫无区别,座位就这么大,能往哪儿缩啊。
说起来现在大学里多数人都骑电瓶车了,自行车本来就比较少见,后面带着人的就更是稀有了。
这场面多少有点复古。
殷茵觉得这应该是她爸爸妈妈那一辈比较常见的。
她倒不是不愿意坐,不过真的好引人注目。
她的脸皮大概没有队长大人的厚。
思绪放空间,她突然听到队长大人无比淡定的发话:
“嗯,所以为了安全考虑,能不能自觉一点?”
殷茵微微抬头,有些没听懂:
“啊,自觉什么?”
“能不能……”陈易顿了顿,“不要让我费尽心思压减速带了。”
“……”
足足愣了两秒钟,殷茵才反应过来这句话的意思,当即深吸一口气,双目睁大瞪他。
联想到上回坐他车时的情景,他就是那样一直压减速带,还骗她说是因为车技不好!
她真的想打他。
不,不是想,是已经动手了。
比起脑子,她的身体反应更快,因为手脚都很忙走不开,于是下意识就用头去撞他的背。
可快要碰到的时候,又想到毕竟是在骑车,安全第一。
不自觉地收了力,华丽丽的从“撞”变成了“贴”……贴上去。
陈易整个人都僵了一下,而后听到那个小声嗔怪的声音,“你果然是故意的。”
那又怎么样,他有恃无恐,“前面有个减速带。”
殷茵觉得自已真的是上贼船了,从上车那一刻起,就完完全全中了这个男人的诡计。
而且对方肆无忌惮,已经从战术性诱骗转为赤裸裸威胁,真的太阴险了,人心险恶。
眼看减速带越来越近,而陈易分明就打算车头一拐压过去。
她闭着眼睛心一横,原本揪着他衣服的手松开往前一揽,紧紧环在他腰上。
“别,你好好骑!”
可耻的脸都红了!
她都能想象到对方背对着她的那张脸上,嘴角浅浅的,阴谋得逞的笑容。
事实上,陈易比她想象的还要放肆兼猖狂,都笑出声了。
不过嘴上还一本正经的解释:“这样重心比较稳,龙头不会歪。”
骗谁呢!
抱都抱了,殷茵顺势把脸也埋在他背上,心想着这样就没人看见了。
不过效果似乎不大好,背是弓着的,而且没什么肉,埋不进去。
于是她抬头看了看,盯上前面人脑袋上的棒球帽。
直接伸手抢过来,戴在自已头上,这样就差不多了。
“……”陈易脑子里莫名地冒出一句话。
——你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小哭包了,应该学会主动戴我的帽子了。
……
……
尽管已经控制了车速,但还是到的太早。
学校晨跑的防作弊机制之一就是用时太短的不算,于是两人到了终点也只能干等。
车刚一停下,殷茵就迅速从后座上跳下去。
陈易停好车,颇为无奈:
“怎么下车跟逃一样,我是什么洪水猛兽?”
“嗯嗯。”殷茵头点的跟捣蒜似的,还奶凶的补充一句,“差评!”
陈易故作叹气的摇头,“那等下你自已走回去吧。”
他本来是打算晨跑打完卡,再骑车送她回去的,毕竟他记得今天早上一二节对方是没课的。
三四节才是他们一起上的马思。
“嗯?”殷茵疑惑了一声,眨了眨眼睛说,“可是我没打算回去呀。”
“你今天一二节不是没课?”
“是啊……不过来来回回有点麻烦,我下节课的书都带来了,可是我又没地方去,两节课一个多小时,不能站在走廊里吹风吧,今天有点冷的,怎么办呢……”
她低头碎碎念,铺垫到这里,突然抬头看着他,眸光带水,表情委委屈屈,可怜的像卖火柴的小女孩。
陈易本来一脸淡定看戏的,结果看到这个表情就有点受不了。
殷茵语气近乎是哀求地问他:
“所以,能收留我两节课吗?队长。”
“……”
老实说,明知道她是装出来的,但他十分的确定,哪怕这时候对方说的是:
“我在爷爷的茶场学炒茶叶,这是我炒的茶,200块一克,哥哥能支持我一下吗?”
他也会毫不犹豫的答应。
陈易咳了一声,解除硬控:
“可以是可以。”
但这不是没课找课么?他想问。
只听说过逃课的,还没听说过谁蹭课的。
是宿舍的床不香了?
“嘻嘻。”殷茵立刻笑起来,随即又有点担心,弱弱地问,“那会被发现吗?”
“应该不会。”陈易说。
他记得这课是运训两个班级一起上的,七八十人肯定有,谁会注意到多一个人少一个人?
而且大学也不像高中,铁打的教室,流水的学生老师,双方大概率是谁也不认识谁。
不过,他倒是忘了一句话。
叫做凡事总有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