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百官们在西冰库大酒店旅游吃火龙果的事情暂且按下不表
大敌当前,如何击退辽国主力才是最大的麻烦。
时间飞速而逝
一晃三西天的时间就过去了
书房内,东宫的属官们进进出出,周围都是由公文堆砌成的书山文海,负责搬运公文的小太监轻手轻脚的将审核完成的公文搬走又将未审核的公文搬进。
粉色头发的少女端坐主位,一边倾听着东宫属官们汇报上的各类信息,一边高效的处理公文上的议案给出修改意见。
东宫属官们惊叹于这位詹事大人处理政务的手段,熟稔的不像是初入官场的才子,仿佛是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臣,从未离去。
整个洛阳城在她的指挥下以极高的效率运转着,城中生活必备物资被有序的投放到市场上,保证洛阳脆弱的经济不至崩溃。
消耗的战备的物资被一件件送上城头,保证城头的守军随时以最佳状态迎敌。
她好似一位高明的指挥家,所有的乐器都在她的指挥下共鸣,任何不协和音都会被飞快去除。
甚至比之前三省官员在时还要好。
对此姜恒承毫不意外,人家好歹是堂堂罗浮太卜司的太卜,都不知道上多少年的班了,工作能力可比那群人强多了。
“殿下,探马来报,小平津关己于前日失守,辽国大军主力正向洛阳开来。”
萧太衍勒住战马缰绳,鎏金马鞍在阳光下泛着光。
他的视线掠过无尽的原野,像一柄出鞘的弯刀。
作为辽国最为精锐的射雕手,他眼睛足以在三百步外分辨出草丛里狐狸竖起的耳尖
——这不是诗人臆想的比喻,而是每个射雕手必须掌握的技能。
这位大军统帅有些烦躁,连续多日的大雪模糊他的视线,也拖慢了大军行进的速度。
神射手和军事统帅都是心态稳定的暴徒,干扰他们发挥的因素很少。
这个共通的品质让所有的军事家们都将射箭作为兵法的第一课。
因此不管是中原还是北方,在对将领的考核里射箭都是必考的项目。
可这个因素里不包括极端的天气
在这个时代里,人定胜天只是一句鼓舞人心的口号而并非可以克服的客观条件。
连续多日的极端天气以及如同人间蒸发三万前锋还是让这位辽国偏师的统帅产生了一丝动摇
但他己经没有动摇的余地了,深入敌军腹地除了胜利别无选择。
河北和太原依旧不算是辽国的核心领土,时有汉民反叛。
他们也无心消化那些领土。
所有辽军的将士只想一条
——南下擒龙。
“我们的斥候还没有回来?”他对着自己的亲兵问道。
“没有,将军。”亲兵回应道。
“再派人去!耶律重光在搞什么鬼!”
萧太衍神色凛冽,这己经是第七波斥候了,其中不乏追随自己十多年的老兵,可最终没一个人回来过,他们就好像被这片白茫茫的大地给吃了一样。
最让他不安的是连自己向耶律重光传递消息的海东青也一只没有回来,他一连放飞了三只海东青但至今没有得到耶律重光的回信。
他不是没想过耶律重光全军覆没的可能,但很快这个念头就被自己彻底掐灭。
那可是三万铁骑,就是三万头猪在城下也不可能一头不落全部杀完。
然而当他看到安喜门下那三万人的头颅筑成的京观时,萧太衍两眼一黑险些落下马来,还是他身后的亲兵眼疾手快扶住了他的后背才让他不至于落马。
完了,全完了
这仗打得再好,对他来说也是输得了。
战场之上,白狼军破烂的军旗斜插在京观上,随风飘荡。
辽皇陛下的弟弟耶律重光作为前锋死在了自己军中,萧太衍己经不知回到上京自己该如何向辽皇交代了。
这可是辽皇陛下最宠爱的幼弟。
“攻城!城破后三月不封刀,我要用周人的血祭奠幽王殿下在天之灵”他嘶哑道
“大帅,当务之急是和周人谈判,先换回幽王殿下的尸体,免得他们狗急跳墙。”一位副将劝慰道:
“事情己经发生了,咱们总得把殿下的尸体拿回去,更何况现在咱们还没见到殿下,说不定殿下没死,只是被抓住了。”
萧太衍眼中骤然冒出光来。
对啊,他怎么能先入为主断定耶律重光是死了呢?
周人畏辽如虎,就算侥幸全歼了三万白狼兵也不会杀了耶律重光,这是重要的谈判筹码
冷静下来的萧太衍智商重新占领高地了。
“城外五里扎营,就地修建攻城器械,派出使者与周人谈判!一定要救回幽王殿下。”
然而萧太衍一连派出三波使者还没靠近安喜门就被射杀了。
萧太衍人都麻了,帅帐之中大吼:“谁让你们穿铠甲去的!”
众将委屈:“大帅,以前咱们都是这么出使的啊,派个长相凶恶的吓唬一下,他们什么条件就答应了。”
萧太衍扶额,深吸了口气:“他们刚全歼了三万白狼军,怎么可能会被吓住.....让随军的张学士去好了。”
他们总不至于对一个文人放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