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纾辞异闻录
白纾辞异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白纾辞异闻录 > 第二十五章 古井怨骨

第二十五章 古井怨骨

加入书架
书名:
白纾辞异闻录
作者:
龙赐
本章字数:
6094
更新时间:
2025-07-07

西北戈壁边缘的小镇被风沙侵蚀得面目模糊,土黄色的墙垣上布满了裂纹,唯有镇中心那口百年老井,还维持着些许旧日的模样。井栏是青黑色的岩石凿成,上面刻着模糊的云纹,井口终年弥漫着一股潮湿的寒气,即使在盛夏也不曾散去。

但这股寒气最近变了味。

“张大爷,您确定是井里传来的哭声?”年轻的村医小吴背着药箱,跟着拄拐的张大爷来到井边。空气中确实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腥气,混杂着井水特有的冰凉,让人不寒而栗。

张大爷指着井口,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恐惧:“昨夜里起夜,听见井底下有人哭,跟小娃娃似的,又细又尖!我往井里扔了块石头,哭声就没了,可今天早上,王寡妇家的小子就发起了高烧,说胡话呢,喊着‘水底下有手抓他脚’!”

这己经是三天内第三个发烧说胡话的孩子了。起初大家以为是风寒,可吃了药也不见好,孩子们都指着井边说看到“白衣服的人”。小镇本就偏僻,迷信的老人私下里都说,是老井里的“井龙王”发怒了。

小吴皱着眉,探头往井里看。井口黑黢黢的,只能看到水面倒映着自己的脸,深不见底。他不信鬼神,但孩子们的症状太诡异,而且都与老井有关。无奈之下,他想起了镇上杂货店老板提过的“白姑娘”,那个能看风水解怪事的道士。

……

白纾辞到达时,正是午后最热的时候,但靠近老井,却能感觉到一股刺骨的寒意。她穿着简单的棉麻长衫,站在井栏旁,目光落在青黑色的岩石上。井栏上的云纹雕刻虽己模糊,但仔细看,能发现几处暗红色的斑点,像是干涸的血迹。

“白姑娘,您可来了!”小吴连忙迎上去,把情况说了一遍。

白纾辞没有说话,只是伸出手指,轻轻触碰井栏。一股阴冷的怨气顺着指尖传来,带着强烈的悲伤和怨恨,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孩童气息。她皱了皱眉,从布包里拿出罗盘,罗盘指针在靠近井口时疯狂旋转,最终指向井下,并且针尖向下,显示井下有极强的阴物。

“这口井,有些年头了吧?”她问。

“听老辈人说,清朝就有了,是当年屯兵挖的。”小吴回答,“前几年镇上通了自来水,这井就少有人用了,只偶尔有老人来打水。”

白纾辞点点头,拿出三张符纸,分别贴在井栏的东、南、西方位。符纸贴上的瞬间,井口弥漫的寒气似乎凝了一下,那股若有若无的哭声隐约响了一下,又迅速消失。

“不是井龙王,是井里有‘东西’。”白纾辞站起身,目光幽深,“是一个含冤而死的女子魂魄,附着在井水中,怨气影响了靠近的孩子。”

“女子魂魄?”小吴吃了一惊,“这井里淹死过人?”

“不止淹死那么简单。”白纾辞走到井口,拿出一个小小的青铜葫芦,拧开盖子,“若只是意外溺亡,怨气不会如此之重,还能影响生人。这女子,恐怕是被人谋害后抛尸井中,死不瞑目。”

她将青铜葫芦伸向井口,葫芦口对着水面,口中轻轻念诵起咒语。随着咒语声,井水中泛起一圈圈涟漪,水面上渐渐浮现出一个模糊的白色身影。那身影是个年轻女子,穿着破旧的襦裙,长发散落在水面上,脸上带着无尽的悲伤和怨愤。

“果然如此。”白纾辞眼中闪过一丝冷意,手中的青铜葫芦发出淡淡的金光,“你有何冤屈,可道来。”

水面上的女子身影微微颤动,井口处的哭声再次响起,这一次清晰了许多,是女子的呜咽声,夹杂着断断续续的话语:“……孩子……我的孩子……”

白纾辞心中一动,看向小吴:“这镇上,有没有过母亲抱着孩子投井的旧事?”

小吴愣了一下,猛地想起什么:“好像……听我奶奶说过,解放初期,镇上有个外地来的女人,被丈夫家暴,后来生了个病孩子,没过多久就抱着孩子跳了这口井……当时事情闹得挺大,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白纾辞点了点头,对水面上的魂魄说:“你的孩子……可还在井中?”

女子的身影剧烈地晃动起来,水面掀起涟漪,哭声变得凄厉:“他们把他扔了……扔到了井底下的洞里……”

白纾辞眼神一凝,从布包里取出一根缠着红绳的探阴竿,缓缓放入井中。探阴竿触碰到水面时,井水突然变得浑浊,一股浓烈的腥臭味从井底传来。当探阴竿下放到约二十米深时,她感觉到竿子碰到了硬物,似乎是个狭窄的洞口。

“井底有个暗洞,”白纾辞对小吴说,“那女子的孩子尸体,恐怕就被扔在里面。她的怨气之所以不散,不仅是因为自己枉死,更是因为孩子死无全尸,魂魄不得安宁。”

“那现在怎么办?”小吴看着井口漂浮的白色身影,心里发毛。

“需要把孩子的尸骨取出,好好安葬,再为这对母子做场超度法事。”白纾辞收起探阴竿,“你去镇上找几个胆大的壮年,准备好绳索和照明工具,我需要下到井底的暗洞去。”

小吴虽然害怕,但想到生病的孩子,还是咬牙点了点头,立刻去召集人手。

半小时后,白纾辞系着安全绳,背着布包,缓缓下到井底。井底比想象中更宽敞,水面离井口约十五米,水下寒气刺骨。她打着手电筒,很快找到了女子所说的暗洞——那是井壁上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洞口,洞口周围布满了青苔,透着一股腐朽的气息。

她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朝着暗洞游去。洞内空间狭小,水流缓慢,手电筒的光束照在洞壁上,能看到一些模糊的抓痕,像是有人临死前挣扎留下的。游出约十米远,光束终于照到了一堆白骨,旁边散落着几块破碎的襁褓布料。

白纾辞心中一叹,拿出一个防水的布袋,小心翼翼地将白骨收集起来。就在她准备离开时,洞壁深处突然传来“咔嚓”一声轻响,一股更阴冷的气息袭来,水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游动。

她立刻转身,手电筒的光束照去,只见黑暗中一双绿油油的眼睛正盯着她,那是一条手臂粗细的黑色水蛇,蛇信子吞吐着,带着剧毒的气息。更诡异的是,蛇的头部缠绕着一缕灰白色的长发,正是那投井女子的头发!

“怨气聚形,化煞为蛇。”白纾辞心中了然,这是女子的怨气与井中阴物结合,形成的煞物。她迅速从布包里取出一张“驱蛇符”,符纸遇水不化,她屈指一弹,符纸便贴在了水蛇的头上。

“嘶——”

水蛇发出一声痛苦的嘶鸣,身体剧烈扭动起来,缠绕在头上的长发瞬间断裂,化作黑气消散。失去了怨气支撑,水蛇的凶性大减,转身向洞深处游去,很快消失在黑暗中。

白纾辞不再停留,抱着装尸骨的布袋,迅速游出暗洞,回到井底水面。她打了个手势,上面的人将她拉了上去。

当装着孩子尸骨的布袋被取出井口时,水面上的女子身影发出一声悲恸的哭喊,随后渐渐变得透明,脸上的怨愤也化作了无尽的哀伤。

白纾辞将尸骨交给小吴,让他找块干净的地方安葬。然后,她在井边摆开法坛,点燃三炷清香,取出朱砂和符纸,开始绘制超度符。

“魂归天地,魄入轮回。尘缘己了,莫再滞留。”她的声音清越,带着安抚的力量,随着咒语声,三张超度符依次燃烧,化作点点金光,飘入井中。

井口的寒气渐渐散去,那股腥臭味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井水原本的清冽气息。水面上的女子身影朝着白纾辞微微颔首,然后化作一道白光,消散在空气中。

法事完毕,白纾辞收起法坛,对旁边目瞪口呆的村民说:“井里的怨气己散,以后不会再有事了。这口井年久失修,建议用石板封起来,另寻水源吧。”

村民们连连道谢,看向白纾辞的目光充满了敬畏。小吴则忙着去安排安葬孩子的尸骨,几个生病的孩子在魂魄安稳后,体温也开始下降,渐渐恢复了清醒。

白纾辞没有多留,收拾好东西,便离开了这个西北小镇。当她走到镇外的戈壁边缘时,夕阳正将天空染成血色,远处的沙丘上,似乎有一道黑色的身影一闪而过,带着浓郁的水汽。

她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拿出手机,屏幕上没有新的短信,但她能感觉到,下一个与水相关的异闻,己经在某个未知的角落,悄然等待着她的到来。古井的怨声刚刚平息,而黑海之上的沉船迷踪,似乎正随着晚潮,渐渐浮出水面。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