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之林如海续弦
红楼梦之林如海续弦
当前位置:首页 > 二次元 > 红楼梦之林如海续弦 > 第二十三章 阙音小筑

第二十三章 阙音小筑

加入书架
书名:
红楼梦之林如海续弦
作者:
抱猫甜
本章字数:
4278
更新时间:
2025-05-18

棋盘上,甘舒宁被杀的片甲不留,皇帝留宿长乐宫,甘舒宁被一群太监宫婢簇拥着去了幼年时在宫中的居所安顿。

重华宫,阙音小筑。

穿过小花园,再从东侧小道走去,尽头便是阙音小筑。

随行的宫人推开宫门,映入眼帘的便是这与紫禁城格格不入的阙音小筑。

这一方居所地方并不大,若非草木假山遮拦,几乎是能一眼尽收眼底。

别看这地方小,在布局与用料上可花足了心思。

大门后面的影壁是当年从江南一处庄子上凿了运到京城来的,听说是一位大文人暮年修养之所,璧上刻着“关山有限情无限,待君重见寻芳伴。为说相似,目断西楼燕”。

绕过影壁,一排己经长了百年的湘妃竹稀稀疏疏的立在一旁,这竹子也是从江南运过来的,一颗竹子二两银。

前院只有青石铺的几条羊肠小路穿插其中,院子里挤满了半人高的花草,颇有些绿野仙踪的意境。

西侧还种了一小片茶树,但是长出来的茶叶并不好喝,头一年宫婢们采了茶,一众皇子公主郡主,连同妃嫔都过来凑热闹。

一开始阙音小筑的宫婢与别宫的宫婢闲聊,说清平县主的茶树养活了,还采了一罐子茶叶。这话听多了,就有一两个好动的耐不住,非要来尝个咸淡。

他们要尝,甘舒宁一言不语,只是让人去沏茶。

尝过茶后,一脸高深莫测地走出阙音小筑,别的人又忍不住打听味道如何呀,茶客们只一味的摇头,看得人心痒,有几个好事地便说:“自个儿去尝尝不就知道了。”

循环往复,茶客们缄口不言。后来大半个皇宫有头有脸的人都来了,皇帝听说后,觉得很稀奇,也跑来讨茶喝。

皇帝喝完茶,带走了甘舒宁那里剩下的半罐茶叶,然后三五不时地请人去养心殿喝茶。

院子后面就是房屋了,门窗以及屋内书桌、书柜、桌椅、箱笼一应用具都是花梨木打的。卧室还有一张花梨木打的,镂空雕花的大床。整个屋子里里外外飘散着一股金钱的味道。

屋子门口的台阶下的灯柱上是两盏琉璃灯,以纱、琉璃料器、宝石打造,工艺精湛,色彩流光溢彩,晶莹剔透。在下雨天里格外有韵味。

甘舒宁进了屋子,一应陈设如旧,走到里屋的后窗,推窗便是后花园。

后花园种了一片山茶树,冬天下雪的时候甘舒宁喜欢在廊下烤火,看满园子的雪中山茶。

窗户左侧边是一座人造的山泉。人工堆砌的小山,上面架了竹管引水,水就顺着小山上的纹路落下,水流先是见过一块大理石造的平台,然后在落进下面的池子里。

甘舒宁父亲去世后,母亲重病,祖父当时还是一族之长,没人得空闲照顾当时身子也不太好的甘舒宁,皇帝便授意皇贵妃,把甘舒宁接进宫,养在身边。

很长一段时间甘舒宁晚上都睡不好,请了当时太医院的院首来看,最后想出个法子,造了这个小山,晚上就寝时便在平台上摆着几把张开的油纸伞,换上改装过的竹管,伸出一些来,水滴便落在油纸伞上,叮叮咚咚地响。

这个法子颇有成效,后来那位院首又建议多听些乐器,以音作药,静养元神。

青梧带着二三宫婢,抱着油纸伞在小山下摆弄,甘舒宁靠在小窗里上笑:“我早就不靠这个也能睡好觉。”

青梧依旧让人摆上。

熄灯后,花梨木镂空雕花的大床上,床顶挂着盏昏暗的琉璃小灯,小香炉里燃着藏香,水滴与油纸伞合奏了一曲昔年旧音。

次日清晨,甘舒宁过长乐宫用早膳,之后便要出宫了。

甘舒宁偏好咸口,今早皇贵妃特意让御膳房做了一碗鸭子肉粥,一碗酸笋鸡皮汤,一碟子螃蟹馅炸饺子。

甘舒宁不喜欢用膳的时候旁边站着一群人看他吃东西,此刻殿内只有她们两人,甘舒宁:“怎么我回京这些时日,就太子妃邀我去她的山庄上避暑,你们都没个人来理我,我还以为真就世态炎凉了,无人问津我了。”

皇贵妃:“你客居在贾府,我们也不好大大咧咧的给你送这送那,一来还以为贾府待客不周,二来人多眼杂,你一个姑娘家太惹眼了不好。”

皇贵妃朝给甘舒宁盛了碗汤:“你要是住宫里,或是自己家,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我悄悄让人给你送去就是了,偏偏你住在别人家里。”

早膳过后,两人又在说了会儿话,约好梅花开了到时候一起赏梅煮酒,甘舒宁还惦记着阙音小筑那一院子的山茶,笑着说好,还说到时候把黛玉带来给皇贵妃瞧瞧。

当初以为宫里不待见她了,想来阙音小筑也没什么人打理,还以为那片山茶早就没了。

马车平稳地穿过长安大街,拐进了荣国府。

甘舒宁说要给老太君请安便首接往荣禧堂去了。

不曾想,王夫人一众太太媳妇与姑娘们都在。

王夫人见甘舒宁入宫一趟回来,并没有得到什么赏赐,便舒缓了眉头。

黛玉见她回来了,扑在甘舒宁怀里撒娇。

甘舒宁一手揉了揉黛玉的头,一手捏着黛玉的手玩。

众人凑在一块儿又说了会儿话,便让姑娘们出去玩了,只留下元春。

鸳鸯抱着一个小盒子连同一本新账本出来,元春知道贾母这是要给她凑嫁妆,十分羞怯地往王夫人身后躲了躲。

王夫人知晓元春这是不好意思了,把元春拉了出来,牵着她走在贾母旁边,让她坐下。

这边的习俗,女孩儿家出嫁,母亲准备嫁妆,家里的长辈女性跟着凑嫁妆,出嫁前后院席面上,亲朋好友再来添妆,这三番下来便是女孩儿的全部嫁妆了。

这里属贾母年纪最长,地位最高,她先给大伙儿打个样,后面的人不许超了她去。

大家脸上都喜气洋洋,唯独邢夫人脸色不好看,李纨是年轻寡妇,不凑这个热闹,看顾姑娘们去了,薛姨妈左右也是个亲戚,况且惦记着金玉良缘,便十分乐意在元春面前讨好。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