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之林如海续弦
红楼梦之林如海续弦
当前位置:首页 > 二次元 > 红楼梦之林如海续弦 > 第七十章 舆论风波

第七十章 舆论风波

加入书架
书名:
红楼梦之林如海续弦
作者:
抱猫甜
本章字数:
4828
更新时间:
2025-06-07

去岁甄家没有在甘舒宁处讨到好处后,明里暗里使了不少绊子。

甄家在江南是地头蛇不假,但甘氏与谢氏的势力也不小,故而甄家一首没讨到什么好处。

甄家以势压人,不许甄家地界里的人家来书院读书。

如今那些商户、或有家传手艺的人家,眼看着别人家的女儿就要鲤鱼跃龙门了,心底十分不甘,故而西处散播舆论,如“女儿家还是养在深闺里的好”、“女人怎么会做生意,等着吧,这狗屁外女官迟早玩儿玩”、“太子妃和清平县主就是红颜祸水,一个魅惑太子,一个消遣亡父,不本本分分的在后宅生儿育女,非要跑来政事上插一脚,迟早祸国殃民”等言论一夜之间层出不穷。

甘舒宁听说后,写了两封信,让回京述职的闻溪带给太子妃与皇帝,闻溪看后,笑道:“这分明是皇帝的手笔,这甄家蠢材啊蠢材,皇帝不是傻的,朝廷百官也不是傻的,这么大的事情哪里能是你与太子妃两个女人说了算的。”

甘舒宁莞尔一笑:“如今就南安王府还掌沿海兵权,甄家的女儿嫁作郡王妃,又聘南安郡主做主母,风光迷人眼呐。”

甄家有人散播这样的舆论,甘舒宁手中也有人能传播别的言论对打。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甄家与甘舒宁在暗地里推波助澜,愈吵愈烈,整个江南就“女子立世”这个话题吵得不可开交,上至文人,下至商贩,无论男女老友,街边茶楼酒肆都以此做谈资。

有人戏言:“关于此事众说纷纭,听说当官儿的人家私下里也以此考问儿女,瞧这势头,哪位兄台以此为卖点著书立说啊,肯定能大卖。”

临水茶肆,老板娘来不及担忧河道会不会涨水淹了自家的房屋,一边招呼客人,一边和茶客们争的面红耳赤。

老板娘对着一位茶客大声道:“你忽悠别人就算了,我可是认识京城那边的人。人家都说了,这外女官是朝堂上一群当官儿的分析过才办起来的,况且这外女官也就是一群有手艺的女人为官家做点生意罢了,又不参政,也是受咱们老百姓和御史台监督的,哪里就像你说得那样吓人,动不动就祸国殃民,动不动就红颜祸水。”

角落里有位公子哥儿一边嗑瓜子一边附和:“就是就是,老板娘说得对,京城那么多大官儿不比我们聪明?不比我们有见识?虽说办不办得起来是一回事,但视女人掌权当家如洪水猛兽,可见他自个儿也是个没本事的,这点屁大的事情都要被吓破胆。”

那茶客不服气,梗着脖子粗声粗气道:“自古以来女人掌权误国的例子多了去了,你们但凡读过点书就不会在这瞎叫唤。”

旁边的女茶客忍无可忍:“几个女人误国你就天天挂嘴边念叨,是没有女人救国,还是没有男人误国?”

甘舒宁和青梧身着平常服饰,坐在二楼雅间大开房门听楼下争论,内心没有担忧是假的。

她当然怕被那茶客一语中的,外女官弊大于利,误国误民。

损失些钱财倒没什么,自己名声坏了也没什么,只是她在皇帝那里失去价值后,就再也没人能撑起甘氏一族的门面了。

青梧安慰道:“二房家的小公子颇有天资,老太爷都夸好,预备接了过来老太爷亲自教导。”

甘舒宁摇头叹气:“那也要好些年,青黄不接啊,稍微面露颓势,便会有人冲上来将我们啃食干净,一个不小心就难有翻身之日。况且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是需要维持的,情谊断了,很难续上。”

甘舒宁并不希望断了甘氏和皇室的情谊,如今林昀在东宫陪伴皇长孙,甘舒宁轻易不会和林如海和离了。

青梧劝慰道:“不过是从望族沦落为中等人家罢了,姑娘也太操心了。”

甘舒宁摇头笑道:“我如今是被架在火上烤,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我害怕成为甘氏一族的罪人。”

青梧笑道:“当日姑娘可比今日勇敢多了。”

甘舒宁叹气:“初生牛犊不怕虎,现在老实了。”

二人的说话声很小,楼下又争执不休,并不担心被人偷听了去。

喝完茶后,两人起身往街上逛去。

自理学兴起后,颇有家世的女儿家都以身份尊贵不轻易示于人前,但仍旧有不少平民女性为生计所迫常常抛头露面劳作。

但平民女子活动范围也受限制,大大缩少了女子可谋的生计。

远至先秦两汉南北朝,近至唐宋,唯有本朝对女性约束达到顶峰。

眼下还不知从哪里又时兴了“三寸金莲”的风气。

虽说缠足这习俗自古就有,但宋朝时不过仅仅是在脚背缠布以此来稍加约束脚部生长,追求玉足纤美,尚且没有妨碍行走。

如今倒是变态的弄出个什么“三寸金莲”来,好好的脚就被弄残了。

那些个文人墨客有够无聊的,常在诗词歌赋中赞美小脚,还形成了缠足是富贵人家的象征、男子普遍偏好娶小脚女子为妻这样的言论。

这个时候怎么不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之言呢?

后来此种风气有碍民生,不少文人也出言反对,要革除此等邪风陋习。

当初沸沸扬扬闹了好一阵,才稍微有所好转。

两人随意逛了会儿便绕回了书院。

书院如今只剩下菡萏等人。

菡萏等人奉命去暗查那几家最开始散播舆论的商户,甘舒宁翻看着资料。

有户姓宋的经营了个小布庄的,他岳家从前也在江南这一片做点小生意,时运不济,后来被当地略有权势的商户抢占生意,在江南混不下去了,偷摸收拾了些细软,跑路了。

前两年出去进货路上恰巧碰上,一问,他岳家把女儿卖掉了。

因他岳家欠了他家二十两银子没还,这些年他岳家都不曾来找过他,如今没说上几句话,又跑得不见踪影了。

这做姑舅哥的实在不忍心,家去后就西处派人打听侄女的下落。

好在他那不靠谱的岳家跟他说了,女娃娃被卖给金陵一户杨姓人家充作女儿,期盼老有所依。

那宋老板便亲自去金陵打听,打听到,那杨姓人家老来得子后,便将买来的女娃娃又卖掉了。

几经周折,才打听到,他那侄女被卖给了荣国府赖大家的,后来又被赖嬷嬷孝敬给了老太君,如今有个叫做吴贵的姑舅哥同在贾府做事,改名唤作晴雯。

布庄老板搭不上荣国府的线,也担忧女娃娃认不得他,又打听到她在贾府二房小公子身边做大丫鬟,锦衣玉食,不愁吃喝,便歇了相认的心。

近日因为这甄家施压,不得不派了些下人去散播舆论。

顺藤摸瓜,被菡萏她们掀了老底。

甘舒宁道:“别人也就算了,你们自己看着办。这个姓宋的布庄老板别动,我另有安排。”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