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深知,此次宫廷阴谋的背后绝不简单,稍有不慎,不仅太子性命不保,整个大唐的改革成果和稳定局面都将毁于一旦。她孤身一人,在暗流涌动的长安城中展开调查,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林墨特意精心装扮成了一个平凡无奇的普通民妇模样。她身着朴素的衣裳,头上戴着一块蓝色的头巾,将自己的面容遮掩得严严实实。这样一来,即使有人与她擦肩而过,也很难察觉到她的真实身份。
林墨悄然穿梭于长安的大街小巷之间,她的脚步轻盈而迅速,仿佛对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了如指掌。她的目标是太子府,那个充满谜团的地方。
当她来到太子府附近时,街道上熙熙攘攘,人声鼎沸。林墨放慢了脚步,开始与那些在街边摆摊的小贩们闲聊起来。她微笑着,用一种温和而亲切的口吻与他们交谈,试图从他们的口中套出一些关于太子府的有用线索。
在众多小贩中,有一位卖烧饼的大叔引起了林墨的注意。这位大叔看上去有些憨厚老实,他一边熟练地翻着烧饼,一边皱着眉头,似乎心中有什么烦恼。林墨走上前去,礼貌地向他问好,并询问起太子府的情况。
大叔停下手中的活计,抬起头看了看林墨,然后叹了口气说道:“最近太子府可真是奇怪得很啊!总有一些鬼鬼祟祟的人进进出出,大晚上的还亮着灯,也不知道他们在搞啥名堂。”
林墨心中一动,她觉得这里面肯定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于是,她继续追问大叔,是否还注意到其他一些异常的情况。然而,大叔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只是偶尔路过时看到这些,具体的细节并不清楚。
尽管如此,林墨并没有放弃,她决定在太子府附近多待一会儿,观察一下那些进出的人,看看能不能发现更多的线索。
离开集市后,林墨小心翼翼地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凭借着之前的调查和线索,辗转找到了太子府中那位被收买的近侍的住处。
夜幕降临,万籁俱寂,林墨趁着夜色的掩护,如鬼魅一般悄然潜入了近侍的房间。她的动作轻盈而敏捷,没有发出一丝声响。进入房间后,林墨并没有急于动手,而是先观察了一下西周的环境,确保没有其他人在。
确认安全后,林墨开始在房间里仔细翻找起来。她打开抽屉、翻看衣柜、检查书架,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藏有线索的地方。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林墨的额头渐渐渗出了汗水,但她依然没有放弃。
终于,在一个隐蔽的暗格里,林墨发现了一些往来的书信。她迫不及待地打开信封,借着微弱的月光,仔细阅读起信中的内容。信中的文字虽然隐晦,但林墨还是从中捕捉到了一些关键信息,隐隐提到了武惠妃和李林甫残余势力的勾结。
然而,这些内容并不十分明确,让林墨感到有些困惑。正当她准备将这些信件带走,以便进一步研究时,突然听到屋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林墨的心跳瞬间加速,她连忙将信件放回原处,然后迅速躲到了床底下。床底下的空间狭窄而局促,林墨蜷缩着身体,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确定那家伙不会把事情说出去?”一个粗哑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放心吧,他收了咱们那么多钱,还被咱们抓住了把柄,量他也不敢。”另一个尖细的声音回答道,语气显得有些自信。
两人在屋内简短地交流了几句后,便匆匆离去,仿佛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等待他们去处理。林墨静静地待在床底,大气也不敢出一口,生怕被人发现。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她觉得自己的心跳都快停止了。
终于,当屋内再无任何声响时,林墨才敢慢慢地从床底爬出来。她的动作异常小心,生怕弄出一点动静。待她站起身来,环顾西周,确认安全后,这才蹑手蹑脚地朝着门口走去。
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尖上,林墨的神经紧绷到了极点。好不容易走到门口,她轻轻推开房门,探出头去张望了一下,见走廊上没人,这才迅速闪身出门,然后像只受惊的兔子一样,飞快地逃离了这个危险之地。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墨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查访之旅。她西处打听,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经过多日的不懈努力,她终于确定了一个惊人的事实——武惠妃与李林甫的残余势力有着密切的往来!
然而,林墨并没有就此满足,她总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她从一位西域商人的口中得知,近期有一些神秘人物频繁与突厥人接触。这个消息让林墨心中一紧,她立刻意识到,这其中必定隐藏着更大的秘密。
于是,林墨顺着这条线索深挖下去。她乔装打扮,混入各种场合,与各色人等打交道,历经无数艰辛,终于找到了武惠妃与突厥残余势力暗中往来的证据。
原来,武惠妃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取代太子之位,不仅与李林甫残余势力勾结,还与突厥残余势力达成了一笔肮脏的交易。她承诺若李瑁登基,将开放大唐边境关卡,给予突厥诸多贸易特权,允许他们在大唐境内自由通商,甚至割让部分边境土地。作为交换,突厥将在她发动政变时,在边境制造骚乱,分散朝廷的注意力,为她的阴谋提供掩护。
林墨看着手中这份足以震惊朝野的证据,心中五味杂陈。她深知,武惠妃的这一行为无疑是卖国求荣,一旦得逞,大唐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她紧紧握住拳头,下定决心,一定要在武惠妃的阴谋得逞之前,将这一切公之于众,拯救太子,拯救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