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芽映四合
春芽映四合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春芽映四合 > 第211章 暮年的色谱

第211章 暮年的色谱

加入书架
书名:
春芽映四合
作者:
夭夭是夭夭
本章字数:
2770
更新时间:
2025-05-28

绿皮火车摇晃着驶入江南小镇时,春芽被站台梧桐树上的鸟群惊了神。数十只灰雀扑棱棱掠过黛瓦白墙,在青石板路上投下细碎的影子,倒比西合院梁间那几只老蝙蝠灵动百倍。她攥着褪色的布包下车,布鞋踩在潮湿的石板上,竟闻见腌缸之外的另一种气息——混合着江水腥甜与新茶嫩芽的清香。

转角处的老茶馆飘出评弹声,春芽鬼使神差地迈了进去。八仙桌旁坐着几位银发老者,茶碗里的碧螺春浮沉着岁月。穿月白汗衫的老先生正用紫砂壶浇养窗台上的文竹,壶嘴喷出的热气在晨光里织成薄雾;戴圆框眼镜的老太太低头绣虎头鞋,银针在蓝缎面上穿梭如蝶,引得邻桌老头不时偷瞄几眼。"阿婆要杯茶?"跑堂的后生嗓门清亮,春芽这才惊觉自己盯着人家的绣活看了许久。

沿河的步道上,退休的老人们各自忙着与时光周旋。穿太极服的队伍在柳树下舒展身姿,动作比春芽腌菜时拧盖子还轻柔;拄拐杖的老爷子蹲在石埠头喂鱼,面包屑激起的涟漪里,春芽看见自己佝偻的倒影。最惹眼的是三位老太太,她们把广场舞音响搬到了古桥边,跟着《甜蜜蜜》的旋律扭动腰肢,大红丝巾在江风中翻卷如旗,吓得对岸写生的学生频频回头。

"大姐,来张合影?"戴遮阳帽的老妇人举着智能手机凑过来,身后还跟着五六个拎着登山包的同伴。春芽这才注意到她们统一穿着印有"夕阳红驴友团"字样的玫红色冲锋衣,胸前挂着的相机、望远镜叮当作响。"我们刚从黄山下来,明天去千岛湖!"老妇人的指甲涂着亮粉色,说话时手腕上的蜜蜡手串撞出清脆声响,"人老了骨头松,但心不能锈住啊!"

黄昏时分,春芽晃进菜市场。卖腌菜的摊位前,戴老花镜的老板正往坛子里码腌萝卜,粗粝的手掌与她记忆里的自己别无二致。可当老板首起腰,春芽却愣住了——对方哼着越剧小调,围裙上绣着卡通熊猫,与腌缸的古朴形成荒诞的反差。"老姐姐尝尝?"老板递来竹签,脆生生的腌菜咬下去,竟带着股从未尝过的柠檬清香。

夜市亮起时,春芽坐在江边发呆。对岸的霓虹倒映在江面上,碎成万点流金。几个穿汉服的老太太撑着油纸伞从她身边走过,发间的珠钗随着步子轻颤,吴侬软语里讨论着哪家汉服店又出了新款。其中一位突然驻足,回头冲春芽笑道:"妹妹这身蓝布衫真好看,像从老画里走出来的!"

深夜的旅店房间里,春芽摸着行李箱夹层里的老物件。顶针的茶渍在台灯下泛着暖黄,船票的折痕却不再硌得掌心生疼。窗外传来早班渔船的汽笛声,她想起白天茶馆里那位绣虎头鞋的老太太说的话:"人老了就该像针脚,歪歪扭扭却总能绣出花样。"

黎明破晓时,春芽在晨雾中登上乌篷船。船娘是位六十多岁的妇人,摇橹时哼着不知名的小调,头巾上别着朵新鲜的栀子花。"阿婆也来散散心?"船娘的笑声惊飞了芦苇丛中的白鹭,"我老头子走后,我就把渔船改成了观光船,现在的日子啊,比腌了三十年的陈酒还透亮!"

船行至江心,春芽望着水中破碎的朝阳,忽然想起西合院那口腌缸。此刻它或许正落着雪,或许积着雨,可那些封存的秘密、未解的谜题,都己随着江水流向了远方。她摸出莉莉安孙女的银镯,在晨光中转动——俄文生辰与船娘头巾上的栀子花瓣重叠,竟拼凑出从未见过的图案。

下船时,春芽在码头遇见昨天那群驴友。老妇人们正围着自拍杆叽叽喳喳,见她过来,硬是把她拉进镜头。"茄子!"快门按下的瞬间,春芽对着镜头露出笑容,眼角的皱纹里盛满了江南的日光。原来暮年不是褪色的旧布,而是打翻的颜料盒,只要愿意伸手,总能蘸出新的色彩。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