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钦天监观星台的汉白玉栏杆上凝着露水,苏绾的广袖拂过青铜浑天仪,惊起一片寒鸦。闻阙身着明黄色龙袍,腰间双生石吊坠随步伐轻晃,与她腕间的青鸾纹交相辉映。坛下三千百姓仰望着祭天台,手中的莲花灯在夜风中明明灭灭,宛如散落人间的星子。
“吉时己到——”太常寺卿的唱喏声未落,东南方突然腾起一片血红色云雾。苏绾瞳孔骤缩,只见百姓手中的莲花灯竟同时燃起幽蓝火焰,映照出他们瞳孔中诡谲的星轨纹路。闻阙伸手将她护在身后,龙袍下的火魂刀己然出鞘,刀刃映着天边逐渐被阴影吞噬的圆月。
“是血月蚀蛊。”苏绾低声道,指尖抚过腰间的验毒银梳。她昨夜特意用姜汁浸泡过梳齿,此刻银梳正泛起青黑色——坛上供品果然有毒。人群中突然传来惨叫,数位身着华服的贵胄捂住咽喉倒地,七窍流出黑血,状如被抽走魂魄的空壳。
“看月相。”闻阙的声音压得极低,龙目微眯望向天际。苏绾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本该圆满的月亮被啃噬出不规则的缺口,阴影边缘游动着细小的黑点,宛如无数蛊虫在啃食月轮。她忽然想起《青鸾秘录》中的记载:“血月现,星命乱,蛊王借月魄还阳。”
“传我的令,所有供品泼入烈酒。”闻阙旋即转身,对身后的锦衣卫指挥使沈砚颔首,“让钦天监用司南鱼测方位。”沈砚领命而去,腰间的青鸾卫腰牌在火光中闪过冷冽的光。苏绾趁机取出袖中改良的“月相验毒盏”,将坛上的酒液倒入盏中——月光穿过酒面,在汉白玉地面投出扭曲的暗影,形如被折断的星轨。
“毒在酒中,是西洋汞毒。”她捏碎盏中暗藏的朱砂块,汞毒遇朱砂立刻泛起白沫,“但蛊虫不在酒里……”话音未落,祭天台西角的青铜烛龙雕像突然张开巨口,喷出大量粉色烟雾。百姓们发出惊惶的尖叫,纷纷捂住口鼻,却见烟雾中浮现出无数荧光小点,正朝着月亮的方向飞去。
“是星命盘!”闻阙突然抓住她的手腕,指向祭天台中心的巨型星盘。那星盘本是按二十八宿方位所铸,此刻却在烟雾中缓缓转动,露出盘底密密麻麻的蛊虫巢穴。苏绾看见那些蛊虫背甲上刻着西洋星象符号,与波斯商团带来的《星芒圣典》上的纹路如出一辙。
“用浑天仪弩。”她当机立断,扯下腰间的火魂石嵌入浑天仪的枢轴。闻阙心领神会,握住她的手一同推动仪盘,青铜齿轮发出沉重的轰鸣。当浑天仪的指针对准血月方位时,苏绾扣动机关——数枚裹着朱砂的火魂石子弹破空而出,正中星命盘的中心。
剧烈的爆炸声中,蛊虫巢穴燃起熊熊大火,粉色烟雾瞬间化作青紫色毒雾。闻阙眼疾手快,脱下龙袍罩住苏绾,用袖口捂住她的口鼻。两人在浓烟中跌撞着退到坛边,苏绾忽然看见坛下人群中,有个身着西洋传教士服饰的老者正诡异地微笑,他手中的水晶球映出血月的倒影,竟与闻阙后颈的星轨刺青完全重合。
“他是阵眼!”苏绾扯动闻阙的衣袖,却见老者指尖飞出数道银光,首取闻阙咽喉。千钧一发之际,沈砚带着青鸾卫跃上祭天台,手中的绣春刀劈开银光——竟是些刻着星象符号的细针。老者见势不妙,转身欲逃,却被闻阙掷出的火魂刀钉在浑天仪上,水晶球滚落地面,露出里面蠕动的血色蛊虫。
“说,谁指使你?”闻阙按住老者的肩膀,龙袍下的暗纹在火光中若隐若现。老者咳出黑血,咧嘴露出染血的牙齿:“双生烛龙现世……星轨己乱……你们逃不过宿命……”话音未落,他七窍突然涌出荧光,身体迅速萎缩成一具干尸,手中紧攥着半张羊皮纸,上面绘着双生石碎裂的图案。
此时血月逐渐复圆,百姓们眼中的星轨纹路也随之消退。苏绾捡起地上的水晶球,发现蛊虫尸体旁有一枚银戒,戒面上刻着与她前世相同的青鸾纹。闻阙将她轻轻拥入怀中,望着天际重新亮起的星辰,声音里带着劫后余生的沙哑:“幸好你改良了浑天仪……”
“不是我的功劳。”苏绾摇头,将银戒放入他掌心,“是前世的我们,在提醒今生的自己。”她抬头望向月亮,见月轮边缘似乎有青鸾展翅的虚影一闪而过,那是她前世刻在宝船龙骨上的图腾。闻阙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忽然轻笑出声:“看来连蛊虫都知道,朕该给皇后办场盛大的封后大典了。”
苏绾抬头看他,发现他耳尖又泛起了薄红,与记忆中那个在深海里为她渡气的少年将军重叠。坛下百姓开始欢呼,莲花灯重新汇聚成北斗形状,照亮了他眼中的星河。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惊起栖息在浑天仪上的夜鸟,扑棱棱飞向明月。
她轻轻靠在他肩头,听着他心跳如鼓,忽然想起前世沉睡前最后一眼——也是这样的星夜,他握着她的手说要去看遍西海潮生。如今千帆过尽,双生石依旧在掌心发烫,而眼前人正用指腹轻轻拭去她鬓角的烟尘,眼底尽是温柔。
“下次祭典,一定要提前验遍所有器物。”她佯装严肃,却被他忽然落下的吻打断。月光洒在两人交叠的衣摆上,远处的莲花灯随波逐流,宛如散落人间的星子,见证着这跨越前世今生的羁绊。
深海的宝船龙骨仍在沉睡,而他们的故事,正随着血月的消退,展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