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权奕
天启权奕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天启权奕 > 第30章 劝降谢家

第30章 劝降谢家

加入书架
书名:
天启权奕
作者:
不做沧溟客
本章字数:
2724
更新时间:
2025-07-09

朝堂之上,朱红色的殿柱映着晨光,文武百官分列两侧,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硝烟。宋祈一袭玄色朝服立于殿中,眉眼沉静,却暗藏锋芒。谢知远手持玉笏缓步出列,银须微颤,声音却铿锵有力:"老臣以为,商运改制一事,当以稳为主。贸然更易祖制,恐伤国本。"

宋祈唇角微扬,目光扫过殿中众臣:"谢公此言差矣。如今漕运新立,商路重整,正是革除积弊之时。若因循守旧,反倒误国。"她话音方落,谢怡年立即出列反驳:"公主殿下,谢家执掌商运百年,深知其中利害。先帝在时便定下规矩,商税不可轻动。"

殿中气氛骤然紧绷。夏怀瑾站在文官队列中,指尖轻轻着玉笏上的纹路,目光在宋祈与谢家父子之间流转。他看见宋祈广袖下的手指微微收拢,知道她己动了真怒。

"谢大人此言,莫不是觉得本宫不通商事?"宋祈声音依旧平稳,却多了几分寒意,"柳家把持漕运时的账册,本宫可是看得明明白白。"

谢知远脸色微变,正要开口,夏怀瑾忽然出列:"陛下,臣有本奏。"他这一声打断了剑拔弩张的气氛,众臣目光齐刷刷投来。

夏怀瑾不疾不徐道:"谢公与公主皆是为国筹谋,何不各退一步?商运改制确有必要,但谢家经验亦不可废。不如由公主总领,谢家协理,共商良策。"他说话时目光温润,却暗含深意地看了谢怡年一眼。

退朝后,夏怀瑾在回廊拦住了谢怡年。"谢兄留步。"他执礼甚恭,却挡在了对方必经之路上。谢怡年眯起眼睛:"夏大人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当。"夏怀瑾微笑,"只是觉得谢兄今日在殿上,似乎有些意气用事。"他压低声音,"谢家世代清誉,何必为了些许商利,与公主针锋相对?"

谢怡年冷笑:"夏大人这是来做说客?"

"非也。"夏怀瑾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这是江南新茶路的规划。若谢家愿意合作,这条商路的经营权..."他没有说完,但谢怡年的眼神己经变了。

三日后,阳光明媚,微风拂面。谢知远的府邸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府门前的两座石狮子威风凛凛,门楣上高悬的匾额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夏怀瑾身着一袭青衫,风度翩翩地踏入谢府,进入正厅,只见谢知远端坐在主位上,笑容可掬地迎接他的到来。

宾主寒暄几句后,宴席正式开始。美酒佳肴,琳琅满目,令人垂涎欲滴。酒过三巡,众人都有些微醺,气氛也愈发融洽起来。

忽然,谢知远放下手中的酒杯,长叹一声:“夏贤侄啊,老朽这些年,最放不下的就是谢家这百年基业。”他的声音有些低沉,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忧虑。

夏怀瑾见状,连忙举起酒杯,轻声说道:“谢公多虑了。公主向来敬重世家,只要谢家愿意共襄盛举,不仅商路照旧,史馆修撰一事……”他故意顿了顿,观察着谢知远的反应。

果然,谢知远的眼睛微微一亮,似乎对史馆修撰一事颇为关注。夏怀瑾微微一笑,接着说道:“听说令郎对《天启实录》的编纂颇有心得?”

这句话如同一把火,瞬间点燃了谢知远的热情。他手中的酒杯猛地一顿,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凝视着夏怀瑾,仿佛在审视他的诚意。

夏怀瑾毫不退缩,坦然地与谢知远对视,眼中透露出自信和决心。

当夜,谢家书房灯火通明,首至天明。谢知远和他的儿子在书房中彻夜长谈,商讨着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机遇和挑战。

翌日朝会,谢知远主动出列:"老臣细思公主所言,商运改制确有必要。谢家愿全力配合。"满朝哗然。宋祈目光掠过夏怀瑾含笑的眉眼,心下了然。一场朝堂风波,就此消弭于无形。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