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的谎言
终极的谎言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终极的谎言 > 第14章 助学金的暗箱

第14章 助学金的暗箱

加入书架
书名:
终极的谎言
作者:
冷漠之柔
本章字数:
5310
更新时间:
2025-06-25

第十西章 助学金的暗箱

深秋的省城,梧桐叶开始染上金黄,一阵风吹过,落叶像蝴蝶一样在校园里飞舞。陈林裹紧了身上的旧外套,快步走向教学楼。他刚结束一堂课,脑子里还在回响着老师讲的合同法条款,那些枯燥的条文在他看来,却比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要清晰明了。

助学金的评选通知是昨天贴出来的。对于陈林来说,这笔钱不仅仅是一笔生活费,更是一种认可,一种证明他虽然来自贫困地区,但一样可以通过努力获得机会的证明。他仔细阅读了通知上的每一个字,确认自己符合所有条件:建档立卡贫困户、学习成绩良好、无违纪记录。

回到宿舍,他立刻找出家里寄来的贫困证明和建档立卡手册,小心翼翼地复印好,又工工整整地填写了助学金申请表。他在申请理由里详细说明了家里的情况:父亲常年患病,母亲靠种地和打零工维持生计,家里还有一个正在上高中的妹妹,经济十分困难。他写得很坦诚,每一个字都透着无奈和渴望。

同宿舍的王磊凑过来看了看,撇了撇嘴:“陈林,你还真申请啊?我跟你说,这玩意儿,水太深了,轮不到咱们的。”

“为什么轮不到?我符合条件啊。”陈林不解地问。

“符合条件?”王磊笑了,“你知道咱们班有多少人申请吗?三十多个呢!可名额只有五个。你以为真的是按条件选啊?太天真了!”

“不按条件按什么?”陈林皱起了眉头。在他的认知里,助学金就是给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的,应该是最公平的评选。

“按什么?按关系,按‘表现’呗。”王磊神秘兮兮地说,“你没看通知上写着‘综合考察学生表现’吗?这‘表现’里面可就有学问了。比如说,跟辅导员关系好不好,平时在班里活不活跃,有没有参加什么学生工作……”

陈林还是不懂:“可是通知上写着,主要看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和学习成绩啊。”

“傻小子,”王磊拍了拍他的肩膀,“那都是书面上的话。你以为真的有人会去你家核实情况啊?还不就是看谁的证明材料做得‘漂亮’,看谁会‘来事’。我跟你说,我们班李婷婷,你知道吧?她家在县城开超市的,条件比我都好,人家照样申请助学金,听说她爸给辅导员送了两箱酒呢。”

陈林愣住了。送酒?为了助学金送酒?这在他的家乡是不可想象的。在寨子里,如果谁家困难,大家都会主动帮忙,绝不会有人为了一点好处去送礼求情。他想起了父亲每次去乡卫生院拿药,都要把家里种的蔬菜送给医生,那是一种淳朴的感谢,而不是交易。

“这怎么行?助学金是给真正困难的人的,她怎么能这样?”陈林的声音有些激动。

“怎么不行?”王磊耸耸肩,“这世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你不送,有的是人送。你看张涛,平时上课都睡觉,成绩一塌糊涂,人家爸是我们系副主任,你说这助学金能没有他的份?”

陈林不再说话,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他看着自己手里的贫困证明,那上面盖着乡政府鲜红的公章,是父亲拖着病体跑了好几趟才开出来的。难道在别人眼里,这张证明还不如两箱酒、一个“副主任”的父亲管用吗?

接下来的几天,班里开始收集助学金申请材料。陈林交材料的时候,特意看了看其他同学的申请理由,发现很多人的家庭情况写得比他还“困难”,有的说父亲重病住院,有的说母亲残疾,看得他心惊肉跳。他不知道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评选名单公示的前一天,辅导员突然把陈林叫到了办公室。辅导员是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年轻老师,平时对学生还算和蔼。

“陈林啊,坐。”辅导员指了指椅子,脸上带着一种难以捉摸的笑容,“你的助学金申请,我看了,情况确实比较困难。”

“谢谢老师。”陈林心里升起一丝希望。

“但是呢,”辅导员话锋一转,“咱们班申请的人太多了,名额有限,你也知道,要综合考虑。”

“我知道,老师,我觉得我符合条件……”陈林急切地说。

“我知道你符合条件,”辅导员打断了他,语气变得有些微妙,“但是陈林啊,你刚来大学,很多事情还不懂。在大学里,不光要学习好,还要处理好人际关系,要懂得‘顾全大局’。”

“顾全大局?”陈林更困惑了。

“嗯,”辅导员点点头,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你看,这是李婷婷的申请材料,她家里情况也很‘困难’,而且她平时在班里很活跃,参加了很多活动,对班级工作也很支持。还有张涛,虽然学习差点,但他爸爸……哦,他家里也确实有困难。”

陈林明白了。辅导员这是在暗示他,名额己经内定了,给他说这些,是让他不要“闹事”。

“老师,”陈林的声音有些发颤,“可是我家是真的困难,我爸……”

“我知道,我知道你家困难,”辅导员拍了拍他的胳膊,语气带着一丝安抚,又带着一丝压力,“但是陈林,你要理解老师的工作。大家都是一个班的,抬头不见低头见,要是因为助学金的事情闹得不愉快,多不好啊。你说是不是?”

“可是,老师,这样不公平……”陈林终于忍不住说出了这句话。

辅导员的脸色沉了下来,刚才的和蔼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严肃:“陈林,话不能这么说。什么是公平?大家都有困难,都需要帮助,怎么选都有人觉得不公平。你要学会适应,不要太较真,不要破坏了班级的团结。”

“团结”两个字,像两根针,扎在陈林的心上。为了所谓的“团结”,就要牺牲真正的公平吗?就要让那些不困难的人拿走本该属于困难学生的助学金吗?

他看着辅导员,突然觉得很陌生。这个平时笑嘻嘻的老师,此刻在他眼里,却像是一个说着冠冕堂皇的话,却在维护着某种“潜规则”的成年人。

“老师,我明白了。”陈林低下头,声音里充满了失望和疲惫。他知道,再说什么也没用了。

“明白就好,”辅导员的脸色缓和了一些,“你是个好学生,学习也努力,以后还有机会。这次就算了,别往心里去。”

走出辅导员办公室,天己经黑了。校园里的路灯亮了起来,把陈林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他觉得浑身发冷,比深秋的晚风还要冷。

他想起了王磊的话,想起了李婷婷家的超市,想起了张涛当副主任的父亲,想起了辅导员说的“顾全大局”和“不要破坏团结”。原来在这个“钢筋森林”里,连最基本的“公平”都需要用“关系”和“手段”去争取,而像他这样只懂得拿着一纸证明、相信“规则”的人,注定是被淘汰的那一个。

他拿出手机,想给家里打个电话,想跟父亲说说心里的委屈,但拨号的时候,他又犹豫了。父亲身体不好,他不能再让父亲担心。

最终,他把手机塞回口袋,默默地走在回宿舍的路上。路边的梧桐叶还在不停地飘落,像一场无声的祭奠,祭奠着他心中那个曾经无比坚信的、公平正义的世界。

他不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在未来的日子里,他还会遇到更多这样的“暗箱”,更多这样的“规则”,每一次遇到,都是对他世界观的一次冲击,一次颠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